郧阳网首页 | 新闻全报道 | 政务直通车 | 新区日日新 | 互动你我他 | 行业大看台 | 生活一点通 | 精彩新视界
新闻搜索:
首页 > 行业大看台 > 科工交电 > 工业

坚持创新驱动 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

时间:2015-06-04 15:33:43  来源:区经信局  作者:  

   近年来,面对复杂严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,郧阳区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以市场为导向,坚持创新驱动,积极调整结构、提升服务,全区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运行,主要经济指标逆势进位,呈现出结构优化、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。

  ——壮筋骨,工业规模越来越大。近几年,我区把扩大投资规模、推进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郧阳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总抓手和“一号工程”,全区项目建设大提速,工业投资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增长。2014年,我区在建工业项目57项,累计完成投资62.74亿元,当年实际投资28.1亿元,同比增长55.5%,工业投入力度创历史新高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49.86亿元到2014年底的180亿元,增长261.01%;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14.21亿元到2014年底的50亿元,增长251.96%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幅在30%以上。

  ——搭平台,园区经济越来越强。近几年全区上下高举“工业郧阳”建设大旗,以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为抓手,大力加快园区建设,突出经济开发区、民营工业园、谭山石材城、鲍峡绿松石工业园、农产品加工园等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招商满园,几个工业园区尤其是经济开发区发展速度快,成为郧阳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。重点是组建了专班进驻开发区,督促项目建设,推进“满园工程”,效果明显。2014年,几个园区发展规模以上企业89家,实现工业产值139.1亿元,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.1%,经济开发区被省委书记李鸿忠誉为“全省山区县市最大的经济开发区”。

  ——抓培育,企业数量越来越多。近几年全区上下积极行动,以乡镇规模以上企业“消零”工程为抓手,狠抓落实,大力推进,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持续增加,从2010年底的43家,发展到现在的153家,净增110家,在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综合考核中,连续四年位居十堰市前两位、全省山区县前列,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。多年来我区始终把培育亿元企业作为工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建立有领导班子联系重点企业制度,通过重点联系、帮扶,支持企业做大做强,全区亿元企业从2011年底的13家发展到2014年底的43家,其中过10亿元企业4家(神河、佳恒、大运、榕峰)、过5亿元企业家4家(天神、天圣、义兴、渝川)。在抓好企业培育的同时,我区还注重企业运行质量的提高,坚持每年年初组织召开工业经济工作会议,定期召开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座谈会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月调度会等,研究、协调和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新情况、新问题,从而确保全区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。

  ——调结构,转型升级越来越快。这几年郧阳区工业经济发展通过打基础、抓招商,在实现总量扩张的同时,工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。全区规模以上轻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3.1亿元发展到2014年底的42.7亿元,增长1277.42%;规模以上重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46.76亿元发展到2014年底的137.3亿元,增长193.63%。其中,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从2010年的1.09亿元发展到2014年底的40亿元,增长3569.72%,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一。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、汽车总成产业和专用车整车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,意味着我区工业近年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措施进一步显效。目前,全区工业企业中,郧阳木瓜、郧阳乌鸡、郧阳红薯粉条、郧阳黑猪、郧阳胭脂米、郧县米黄玉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;拥有佳恒、武当红、兆健、郧齿、兴升、神河专用车、“开天牌”炸药、青山凤舌、郧阳松针蛋等省级名牌产品10多个。区政府坚持将300万技改贴息资金纳入财政预算,全面落实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政策,以改善装备、改进产品、节能减排、“两化”融合等为重点支持企业技改投入,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天神、运银、义兴、天圣、宏发等12家企业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

  ——优服务,发展环境越来越优。建立了服务企业直通车制度,对规模以上企业,特别是亿元企业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办法,特事特办,急事快办,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影响其发展甚至是生存的重大问题,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坚强保障。2013年区政府成立了由政府办、农办、经信局、统计局、国税局、工商局、人行组成的工业工作专班,坚持专班推进长效机制,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抓好生产要素保障,健全政银企互动机制,积极为企业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。尤其是几年来,通过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,借助助保贷和担保公司的平台,帮助企业解决融资7个多亿。深入开展“百名干部进百企解百难”活动,对全区164家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一对一走访,一对一帮扶,企业反映的办证难、手续繁多、融资难、电力保障等200多个突出问题已基本解决或正在解决。

 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,我区工业发展将面临要素制约更加突出、转型任务更加艰巨、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的挑战,保持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的难度加大。当前工业经济工作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,主要表现在:一是优质企业存量偏少。我县工业基础薄弱,工业企业市场主体虽有1000多家,但大多是小微企业,从事低端加工制造,“小、散、弱”现象十分严重,绝大部分企业想在三年内成长为亿元企业的可能很小。二是产业发展后劲羸弱。我区工业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主,研发能力不足,产品附加值低,市场话语权小。三是经济发展环境不优。近年来,我区虽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经济发展硬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,但区位优势还不明显,发展软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。四是生产要素保障乏力。电力、资金、土地等生产要素供求矛盾依然突出,部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,无法扩大产能。下一步我区将突出稳增长、促发展、调结构、保运行这条主线,增强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,深入企业第一线,下大力气抓好工业经济各项工作,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。

责任编辑:秦秋红   郧阳网编辑部:0719-7223236